欢迎使用路亚之家APP!各大市场均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株洲晚报9月24日讯(见习记者 熊其雨)市民肖先生昨日致电晚报热线28829110:湘江一桥到四桥河东段的水域,有大片死掉的小鱼,漂浮在水面上,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希望晚报记者来看看。 【现场】 死鱼水域近2公里 刁子鱼、黄鸭叫……昨日上午10时多,在株洲大桥与天元大桥河东段水域,这些死去的鱼儿随着江水荡漾,许多被冲到了岸边。 肖先生说,他前天在该水域钓鱼时,并未看到死鱼漂浮。然而,昨日上午6时多,当他来江边钓鱼时,发现水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每条约5--8厘米长,并未看到死亡的大鱼。 随后,记者在株洲大桥与天元大桥间近2公里长的水域发现,该段水域水面上均漂浮着死鱼,并未有市民在此打捞、捡拾死鱼。因天气炎热,部分鱼开始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同时,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死鱼的眼睛、腮、鳍部位有血色。 钓友刘师傅说,随着这类“死鱼”事件发生,在湘江钓到的鱼越来越少了。 【猜测】 4种原因可致鱼类死亡 好端端的鱼为何会死亡呢?记者咨询了有18年打鱼经验的渔民刘定国。他分析,水中的鱼大量死亡,可能存在“炸鱼”“电打鱼”“毒鱼”“水体污染”等四种现象。 “一些人利用雷管等工具非法作业,威力很大。”他说,雷管发生爆炸后,会造成水下8米内的大小鱼类死亡。 “电打鱼就是‘断子绝孙’的做法。”刘定国说,“电打鱼”者放两条电线在水里,当鱼被打鱼机打死浮上来后,“电打鱼”者再用渔网打捞;再者,就是有人故意在水中投“鱼藤精”,导致部分水质溶解氧明显偏低,使鱼出现缺氧现象;同时,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会导致鱼类死亡。 【回复】 疑上游水体受污染 “我们已经知道‘死鱼’事件,正在调查原因。”对于“死鱼”事件,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叶含书说,株洲县朱亭镇水域前日出现大量死鱼。目前,他们已与株洲县畜牧水产局取得联系,紧急调查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 “应该是上游水体受到了污染。”叶含书说,这是湘江株洲段今年首起“死鱼”事件,或因湘江上游排放了工业及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受污染。他猜测,上游的水流到下游时,部分污染被稀释,大鱼的“承受”能力较强,小鱼则没有幸免于难。他提醒市民,食用此类死鱼,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对于市民“电打鱼”一说,叶含书排除了这种可能。“湘江里的鱼本来就不多,电打鱼时,他们会把大鱼小鱼都捞走。”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环保投诉热线“12369”。接线员称,暂未收到湘江死鱼的消息,会将“死鱼事件”上报。 同样,市畜牧水产局一丁姓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会到现场核实并调查鱼类死亡的原因。 湘江株洲段死鱼事件汇总 2010年10月,湘江株洲县段发现水面漂着鱼,有市民一天捞了一千多公斤鱼。 2012年10月14日,株洲白石港河段突然出现大量死鱼,死因成疑。 2013年8月20日,株洲白石港、湘潭马家河、湘潭二大桥下陆续发现死鱼。这些死鱼大部分个头较小,但也不乏几斤重的大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