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之家 - 路亚论坛

查看: 8545|回复: 4

[资讯] 央视新闻: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7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钓终生I

发表于 2024-1-5 1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欢迎使用路亚之家APP!各大市场均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为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农业农村部率先在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我国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范围扩展到长江干流、长江口、鄱阳湖、洞庭湖和七大通江主要支流。此外,长江沿岸各省份也自主确定了纳入禁捕范围的其他重点水域。
新年伊始,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说,长江禁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今年,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截至目前,禁捕水域非法捕捞群众举报量减少了20%,禁捕水域管理秩序总体平稳;23万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实现全覆盖,退捕渔民总体满意;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长江刀鱼、鳤等稀有物种分布范围和可见频率显著上升,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非法捕捞隐患较多、濒危物种保护形势严峻等难点,今年,将通过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打击整治违规垂钓等有效举措,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87d4233cdf97fdda802579c6744fc2c7.jpeg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衣艳荣: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努力巩固提升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水平,持续做好禁捕水域执法监管,努力扭转重点物种濒危形势,有效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加快修复长江水域生态。
指数提升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
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包括重点水域鱼类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
那么,禁捕以来,重点水域鱼类资源是多了还是少了?水生生物多样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几天,长江水生生物专项资源调查评估正在江苏太湖、湖北梁子湖等典型水域开展。记者跟随湖北梁子湖调查组,乘船到达了指定点位。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用专业取样工具,分别对梁子湖的湖水、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鱼类资源等进行了采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凡迎春:整个梁子湖我们设了18个点位,对梁子湖的水生环境状况和营养状态指数进行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
8842f4f49ef249cade7a4c34740bacee.jpeg
记者了解到,这次的专项资源调查评估,将重点对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资源量和水体环境状况进行系统调查。采集到的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评估,科学研判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鱼类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恢复趋势,为后续针对性细化完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全面系统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体系。除了对特定水域专项资源调查评估外,沿江还布设了700多个监测站位,进行常态化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江禁渔效果评估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
为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在禁止捕捞的同时,农业农村部还组织实施了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并系统开展珍稀物种野化放归、野外自然繁殖试验,补充野外种群资源。
125dbb62f3934da8cd6247d63531c9d7.jpeg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2023年,长江武汉段、宜昌段等江段多次出现成群江豚水中嬉戏的场景。抚河南城段监测到的鱼类种类增加到29种,比上年多了4种。
最新监测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
84a990b2b8db37cbdb342915f473443a.jpeg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衣艳荣:根据我们最新的调查监测结果,监测到的鱼类达到了193种,比2020年禁捕之初增加了25种,长江江豚数量达到了1249头,实现了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首次止跌回升,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比2018年建立指数体系之初提升了两个等级。
最严格保护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为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长江沿岸正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让水生生物资源在江河湖泊中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元旦假期这几天,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安排,各地都在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在江西,当地对不久前开始禁渔的赣江、抚河等五河干流加大了巡护力度。
0fa8e65f150304816e1de9b475481221.jpeg
江西抚州南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 黄明:我们利用无人机和高空瞭望的方式对抚河进行24小时巡查,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很多渔民主动上交了自己的渔具。
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近两年鄱阳湖枯水期,鄱阳湖上游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河干流里监测到了长江江豚。为了更好保护这一长江旗舰物种,以及水域里的鱼类,2023年10月开始,江西将长江禁捕范围扩大到五河干流天然水域。
d72aee7d15d5d05728c174ff59cbab96.jpeg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资源监测科科长 高级水产师王生:强化了渔业资源的系统性保护,为江河湖泊过度负载的现状,得以休养生息,更加有利于长江生态系统系统性的修复和保护。
在五河干流有序退捕后,江西又开展了退捕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不落一船、不漏一网。
91bcdd3ce40b068b0593ac33e350aab9.jpeg 为了实现水生生物资源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中央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6亿元用于禁捕水域执法能力建设。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非法捕捞高发水域加强暗查暗访挂牌督办,强化长江口执法管理。目前,禁捕水域管理秩序总体平稳。
退捕上岸 实现应帮尽帮 应保尽保
长江十年禁渔开展以来,国家通过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完成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的退捕工作。
在过去,居住在长江两岸的人依靠绵延的长江水为生。长江禁渔后,渔民怎么办?
f8acb086665cf2c964973bbeb7eb72e8.jpeg
新年第一天,张根友依然和平时一样,与队友们巡江两次以上,覆盖长江东至段85公里。
今年58岁的张根友是安徽池州东流渔政站长江护渔队的点长。而在三年前,他的身份还是当地一个渔业队的队长。
2020年中央在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常年禁捕后,当地政府为了解决上岸渔民就业,在他们中招募长江巡护员,当了40年渔民的老张经过公开选拔,当选了首批中国渔政“长江巡护员”。
eb0226f03fdb90ca749a53e653f9aea4.jpeg
从“捕鱼”到“护渔”,让张根友感到开心的是,过去丰富的捕鱼经验,如今用在了新的岗位上。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渔政执法中队东流点点长张根友:我们晓得哪里有鱼,哪里没有鱼,我们是清楚的。你看这个位置有鱼,这个位置没有鱼,他肯定是人会去有鱼的地方去偷。
为了安置好像张根友这样的退捕渔民,安徽东至不仅收购了渔民们的小船,还给渔民们买社保。渔民们纷纷转产上岸,过上了稳定踏实的新生活。热爱“护渔”事业的张根友和老伴儿,选择在距离护渔点最近的老街上定了居。
cbb320b126ab1525b8e178c8a85a9a97.jpeg
而在长江沿岸,像张根友这样的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共有23.1万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部门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公益性岗位等渠道促进转产就业,开展跟踪帮扶。目前,沿江15.5万有转产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已经实现了就业。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衣艳荣: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270亿元用于开展补偿补助和转产安置,在就业帮扶方面做到了应帮尽帮。在安置保障方面做到了应保尽保,符合参保条件的22万多人都纳入了养老保险,目前已经有4.9万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根据我们跟踪调查监测的情况,退捕渔民总体满意。
来源:长江水生生物保护
免责声明:本篇内容转载于“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公众号,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私信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1cc44358aef7e786d48d4ed12987774.png
反电鱼联盟由FISH公益中心发起,并由全国数十家NGO组织共同组成的志愿者行动网络。我们倡导公众团结起来一起协助政府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水生动物并发起,全国已有约5万名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站96个,覆盖16省62城市。主要从事协助政府保护水资源、水生野生动物工作。我们的愿景是搭建民间水生生物防护网
c3433e91c9d5dd925f5329ccb0afb1a1.png e14af2b168e9432f8de8dda4bfd541d4.jpeg

签到天数: 3596 天

连续签到: 52 天

[LV.Master]伴钓终生I

发表于 2024-1-6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盘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3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老钓叟III

发表于 2024-1-8 09: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好运+3

发表于 2024-1-11 23:0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我老家在洞庭湖边上。我小时候还听说过白鱀豚的各种传说,白鱀豚一直是长江永远的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种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1-12 10:4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下一步就来个保障鱼类种群可持续发展,加上保证鱼类不单一物种过量,然后捕捞,已经有地方这么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APP下载|手机网站|简版电脑论坛|Archiver|支持我们| 路亚之家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蜀ICP备10006847号-1 )

GMT+8, 2025-7-6 18:09 , Processed in 0.03526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