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路亚之家APP!各大市场均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四川省自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自贡监测站)在自贡市荣县国控点位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中,通过红外相机成功拍摄到多种中型哺乳动物活动踪迹。尤为可喜的是,发现了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4种野生动物。它们的出现,为评估自贡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 豹猫 在本次发现的物种中,豹猫具有很重要的生态指示意义。豹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它们需要健康且完整的森林、灌丛等自然栖息地作为隐蔽场所,同时依赖丰富且连续的猎物资源。其种群的存在和稳定,是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核心标志之一。本次监测到豹猫,直接证明了该样地及周边区域具备了支持豹猫这种中型捕食者生存和繁衍的生态承载力,是本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高的有力证据。
△ 花面狸
△ 鼬獾
△ 猪獾 同期发现的花面狸、鼬獾和猪獾,均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面狸(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为植食性(果食性),对种子传播有益。鼬獾与猪獾(均为三有保护动物)则偏好蚯蚓、昆虫和软体动物,能疏松土壤、控制虫害。这些物种与豹猫共同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中大型兽类群落,反映了栖息地类型的多样性和食物资源的丰富性。 此次生态监测一次性记录到4种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野生动物,尤其是中型捕食者豹猫的稳定存在,绝非偶然,而是自贡市近年来生态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生动体现。一是栖息地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样地及周边区域的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庇护所和觅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显著增强。二是食物链结构趋于完善。豹猫出现的前提是鼠类等猎物种群数量的稳定,这从侧面印证了基层食物网的健康与稳定,表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处于良好状态。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初显。多种动物的共存,是当地近年来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减少人为干扰成果的直接体现,标志着区域生态质量正在步入良性循环、稳步提升的新阶段。 下一步,自贡监测站将继续加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强化对重点物种种群的动态跟踪调查,协助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保护措施,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让它们成为自贡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最生动注脚。 知识小贴士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典型的肉食性小型猫科动物。其体型略大于家猫,通体布满类似豹纹的斑点,善于攀爬和游泳。作为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豹猫主要以鼠类、小型鸟类、爬行动物及昆虫为食,在控制啮齿类动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管理者”角色。 习性提示:豹猫行踪隐秘,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营独居,攻击性不强。它们的出现也提醒我们,该区域的人类活动需更加注重生态友好,减少干扰,为其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本篇内容转载于“自贡生态环境”公众号,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私信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反电鱼联盟“志愿者项目是由FISH公益中心发起,并由全国数十家NGO组织共同组成的志愿者行动网络。我们倡导公众团结起来一起协助政府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水生动物并发起,全国已有约5万名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站102个,覆盖18省67个城市。主要从事协助政府保护水资源、水生野生动物工作。我们的愿景是搭建民间水生生物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