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尼罗河的主要水库。该湖大部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境内,是乌干达、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三国的界湖。是众多人公认的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也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由于长期身处坦桑尼亚的西南地区,交通不便等各种原因导致至今还未“路过”维多利亚湖。虽然有鬼魅的坦湖相伴,但是也会不时的幻想在维多利亚湖路到巨型金目鲈的片段,我猜这也是很多路友们的梦想吧!春节前夕,同事们开始筹划去塞伦盖蒂(Serengeti)国家公园度假的行程。去过该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同事细数着园区的各种大型野生动物;描述着角马和斑马为主力军的大迁徙的宏伟场面,大家津津乐道,深信这肯定是一次让人记忆深刻的旅行!得知这次旅行的行程后,我也高兴不已,然而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需要在北部城市Mwanza停留一晚,然后从塞伦盖蒂的西部走廊进入保护区。然而Mwanza便是维多利亚湖上的几个主要城市之一,也是坦桑尼亚的第二大城市。突如其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越发的感觉到离梦寐以求的维湖越来越近了。
就这样带着无限的遐想和各种期待我们出发了!项目部所在地离Mwanza大概八百多公里左右,雨季迟迟未走,加上当地公路局资金短缺导致无法及时的对土路维护,一天下来我们只行驶了不到五百公里的路程。中途还经过了一个长约二百多公里的湿地保护区,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村落,大家只能随意的吃些干粮然后继续赶路。下午六点左右好不容易看见了城市的影子,我们即将抵达一个叫Tabora的城市,大家商量后决定不再继续往北边赶,在市区找了间酒店住下来。吃过晚餐后大家都早早的睡下了,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疲惫。由于恰逢周末,酒店附近的酒吧热闹整晚,凌晨四点半醒来后怎么强迫自己也睡不着了,只好爬起来把已经整理过的装备再细数一遍,生怕遗漏什么,真是“夜里挑灯看剑”的精神啊。
大家都陆续的起床洗刷,酒店提供的早餐大家都吃不下,估计大家都没有睡好。还好事先准备了些方便面和老干妈,海外度假生活必备的两件“神器”这时发挥出巨大作用。去Mwanza的路上大家都在睡觉,我却很亢奋一遍又一遍的用谷歌地图在搜索剩余的里程数,真是迫不及待的想抵达湖边,抛出梦寐以求的那一杆。再过了三个小时左右,地图告诉我们已经进入Mwanza地区,随着车子向Mwanza市区靠拢,我们离维多利亚湖越来越近。“快看,维多利亚湖!”同事兴奋的指着车窗外不远处喊着。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所指的方位,远处维湖的一角隐约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湖水很清澈,湖面微风徐徐。我们继续向酒店的位置前进,渐渐地美丽的维湖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向海一般无边无际,宽广而豁达。
汽车穿梭在Mwanza的市区,当地的地质特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连绵起伏的石头山到处可见,巨大的孤石零星的点缀着在原野上,好似鬼斧神工。当地人别出心裁的把房子建在孤石上或是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里,难怪Mwanza有“石头城”之称。忽然一条支路把我们引向去酒店的方向,酒店就位于Mwanza城北的湖畔,这里是一个叫Malaika的度假村,刚进入大门阳光、沙滩、湛蓝的湖水尽收眼底。设计师们将建筑物布置在原有的一片小石坡的周围,建筑物错落有致的环抱着这片小石坡形成了一片假山,假山的周围种植着高大的棕榈树和当地特色植物;石坡与石坡的低洼处设有独木桥相连接,桥下布置一片小池塘,池塘里有彩色的鱼儿在睡莲间嬉戏,这样的布置与苏州园林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间过得挺快的,一晃就到了午餐时间。餐厅坐落在湖畔的一处回水弯,由于地势的原因这栋建筑物靠湖的部分是悬空的,旁边还布置了户外的游泳池。游泳池依山而建,也是部分悬空的。我一边坐在餐厅吃饭,一边透过落地窗观察着这个回水弯的构造。直觉告诉我餐厅和泳池一带都是藏鱼的绝佳之处,我狼吞虎咽的吃完难吃的自助餐,背着杆桶和背包向内弯的一处石坡飞奔过去。
由于初次在维多利亚湖做钓,毫无经验可言。只能按常规的思路开始,我首先选择SR50响尾蛇做全水层的搜索,13.5克的重量恰到好处,让40+的抛投距离信手拈来。这对有限制的岸钓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补救。内弯的外侧是酒店的水泵房,我在水泵的进水口位置外侧做扇形搜索,维湖的深度相对坦湖来说真算不上什么,我所在的这片区域的水深大约在五米左右,这样的深度更容易充分的搜索各个水层。搜索的手法主要以匀速和小跳为主,但是由于SR50的下沉速度较快,有几次都有挂底的情况发生,在适当调整收线的角度后都避免了挂底。虽然还未路到过金目鲈,但是来之前也做了许多功课。下午烈日当头,估计金目鲈都在底层水域的某些庇护场所,等待机会伏击水底的小型鱼类和小型生物。每次抛投后尽量让饵在底层水域运动,虽然这样增加了挂底的机率,但是为了中鱼这些风险是必须要承担的。大约搜索了半个小时,在底层水域传来一个很轻的口,我尝试小抽一杆,然后停顿片刻,杆稍传来鱼儿补口的讯息,于是顺势大抽一杆,但是感觉似乎用力过猛,鱼儿挣扎几许后竟然脱钩逃跑了。我责怪自己太过兴奋,急于求成的心态让饵一次接一次的挂底,让自己乱了节奏。
我喝了一些水,稍作调整并不急于抛投,认真的分析之前发生的状况:估计是湖底的罗非在石缝间追着饵跑,由于罗非的体型偏小导致有口却无法中鱼的情况发生。加上这片水域湖底的结构比较复杂,乱石成群很容易挂底,于是我打算调整做钓思路。由于水泵房进水口的位置处于上风口,下午风浪较大,我决定调整一下位置,到靠餐厅和泳池的一带试一试。考虑阳光比较强烈而且湖水比较清澈,我选用了颜色稍微浅的ST0RM的深水米诺,这样能够抵达理想的深水层,而且能够做一定的停顿却又能防止挂底,实在一举两得。
微风向内弯深处吹,湖面卷起微波,抛投的方向刚好与风浪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米诺向着餐厅悬空的底部飞去,并精确的落入预先想好的位置,我不急于收线,相反手动的抽一些线出来让深水米诺能够完全沉入到设计好的水层,然后收紧余线,开始反复抽停的手法,间或有几次较长时间的停顿,这样米诺在风浪的影响下很像是濒死状态的小鱼在湖底乱窜。抛投的第三杆,想变换一些手法,让几乎贴底的米诺突然往上窜,于是大抽一杆,让米诺疯狂的向上游动,同时我观察到湖底有块巨大的孤石,我调整了些抽杆的角度,让米诺向孤石的边缘走,在边缘处我又停顿稍许,就在这一瞬间杆稍传来久违的清晰大口,我吸取之前的教训控制好抽杆的力度,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的一抽,杆子立马被拉出了漂亮的弧线,大物脾气爆发使出全力向湖底窜,于是轮子开始出线。稳住大物的同时,我适当的调紧了些卸力,经过几轮的控杆,大物似乎已经筋疲力尽,这时我顺势抢着收线,让大物尽快的露出水面,不过大物继续挣扎洗鳃,我一边控鱼一边拿出手机拍下这场景。然后慢慢的控住大物往岸边走,控鱼器牢牢的夹住大物的下颚,银白色的皮肤,修长的体型,标志性的尖吻。。。梦寐以求的金目鲈终于上来了!我兴奋不已的招呼准备坐船游玩的小伙伴们,他们都纷纷的跑过来拍照留念。
由于出去游玩的气垫船开进了中鱼标点的位置,接下来便是几个小时无口。我尝试换了几个新的钓点,但是可能由于水位太浅或是太过嘈杂几乎都没有口,我仍然满怀信心的抛投着,却不知太阳马上就要在地平线消逝。在沙滩边玩耍的人们也渐渐的离去,泳池的周围也安静许多,我考虑回去之前中鱼的位置再试试,由于光线变弱了许多,我打算更换橙色的同款深水米诺。还是一样的抽停手法,差不多同一位置,又一条体型稍小的金目鲈被请上来了。
中鱼的喜悦还在心头回味着,最后一抹晚霞渐渐消逝在天际,于是依依不舍的决定收工。这次维湖之行感觉像是不可思议的新年礼物,虽然半天的出钓时间远远不能抵消累积许久的钓瘾,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细致地体会和总结对金目鲈的做钓经验,让我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让我的维湖之路增添了更多了钓趣。
好吧,接下来是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塞伦盖蒂,我们来了!”
以下是在塞伦盖蒂(Serengeti)国家公园和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保护区拍摄的一些照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虽然和路亚没有关系,希望大家也会喜欢。 1.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大门,从这里开启奇妙的“非洲零距离之旅”;
2. 世界闻名的动物大迁徙的主角之一:角马;
3. 斑马也是动物大迁徙的主角,据说记忆力超群;
4. 非洲鸵鸟;
5. 幸运的见到狮群遭遇象群的场景,大小十九只狮子在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面前也只能低调走开;
6. 与公狮子近距离接触,他们视而不见。。。
7. 只有二米的距离,你敢吗?
8. 河马和鳄鱼,河马的大牙太凶悍了。。。
9. 入住非常具有特色的塞伦盖蒂Serena Safari Lodge;
10.长颈鹿跑起来像看慢镜头一样的。。。
11.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保护区附近的马赛人聚集地,朋友都说:“这不就是Win8的最新桌面壁纸吗?”
12.马赛放牛娃,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方式让人感叹不已;
13.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动物的天堂;
14.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Serena酒店,就地取材,别出心裁;
15.开车徜徉在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底部,美不胜收!
16.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火山口底部零距离和动物们接触;
17.野生水牛的臭脾气不是盖的;母狮子开始训练小狮子生存的技巧了。。。
18.肥硕的斑马
最后路过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