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路亚之家APP!各大市场均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搏鱼者联盟AU 于 2022-7-10 10:49 编辑
有时在无风、潮湿,气温又比较高的时候,鱼类为了更好的获得氧气它们会选择停留在水面附近,但这个时候常见的情况是,无论你朝它们丢任何饵它们就是不开口。
传统的水面系拟饵如波爬、水面拖拉机等都只会惊吓到这些目标鱼,而比较流行的软饵钓组如倒钓、铅头钩等都不能在水面附近位置有效的保持缓慢动作的呈现。
这时如果有一种钓组可以使小型的软饵漂浮或悬浮在水中,并且能够以最微弱的动作来模拟濒死状态的饵鱼,那一定会有相当好的效果。
目前好像还没有多少钓友会讨论水面软饵钓组,日本有一些类似效果的软饵但是一直都很小众,从未进入主流市场,而西方的钓法则更专注于快速运动,钓反应口的硬饵。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完善这类钓法,同时也将其特点融入到了我自己设计的软饵当中。
这种钓法本身并不新鲜,我经常会看到有垂钓者会使用类似效果的钓组在码头边作钓,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会在开阔水域来使用这一钓法。这些在码头使用这类钓法的垂钓者们当他们需要在炎热的时候作钓水面上不开口的目标鱼时,他们又会把钓组换成铅头钩或wacky无铅等。
水面系软饵钓组:TS钓组 由于这类钓组我没有找到一个正式的名称,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我会将其称为TS钓组。
这是一种简易的钓组,你基本上可以使用市面上任何一种精细钓软饵以及许多种小型的鱼钩如小型的直柄钩、wacky钩或者是小型曲柄钩。
这种钓组本质上是一种超精细的水面系软饵钓法,旨在模拟水面上层濒死的饵鱼。所以这类钓组应该非常的轻,总重量一般不超过3克。
虽然钓组构成简单,但需要涉及到的作钓技巧却更为复杂,因此更适合有经验的垂钓者尝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钓法有别于主流的无铅钓组,尤其不同的是主流无铅钓组主要都是使用高比重的软饵。
经典的无铅钓组主要是依赖于软饵飘落时产生的诱鱼效果,而TS钓组主要是依靠软饵在水面以及水上层范围内的水平运动与飘落的组合动作来吸引目标鱼。
何时何地适合使用TS钓组?
正常来说这种钓组没有什么实用限制,但理想情况下它应该被用于不超过3米的浅水并且相对平静的水域。清澈的水域效果会更好。
许多河岸边有草床或其他结构区,许多针对底部作钓的钓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时你也可以考虑试试TS钓组。 该钓组也可以在船钓时针对大水面使用,只要当时环境下目标鱼足够靠近水面。
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应该还是要数商业鱼塘,管理塘这样大多是浅水区且高压的水域TS钓组绝对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
当天气太热或气压太低时,这一时段目标鱼大多会漂浮在水面附近并且不太愿意咬大多数的诱饵,这时就是TS钓组效果优于其他钓组的时候。
鱼竿、渔轮和鱼线的选择 我强烈推荐使用纺车轮,因为纺车轮更适合在各种条件下抛投超轻的钓组。钓竿应选用1.8~2米之间的L或者UL的鱼竿,轻型钓竿能够使你尽可能的将轻饵抛出一定的距离,并且也是你能够更精细的操作你的拟饵。
太长或太短的鱼竿都不太适合这一钓法所需的细微操作,而且对于TS钓组来说,鱼竿的灵敏度并不太重要。
渔轮的话可以使用500、1000、2000等型号,尽可能选择更轻型的,重量较轻的渔轮更适合精细的操作,并且操作时也更为舒适。
一般推荐使用PE0.6作为主线搭配8磅的尼龙前导线。需要强调的是前导线选择尼龙线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尼龙线是浮水性的而碳线更重且会快速下沉。Pe主线可以选择颜色跳一些的,这样相对来说可以更容易看清线的状态。
鱼钩和软饵的选择
你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鱼钩来组成该钓组。我个人最喜欢使用的是细小的直柄钩,挡草挂法,搭配上Finesse T-65软饵能够很容易使钓组保持在靠近水面的位置并且能够呈现一个不稳定,摇晃状的泳姿。这样在夏季,水下植物生长较高的时候也能起到很好地作钓效果。
另一种高效的选择是小型的曲柄钩,虽然曲柄钩和直柄钩挡草挂软饵感觉上区别不大,但实际动作呈现效果还有有所不同的。不过直柄钩的刺鱼命中率还是会比曲柄钩好一些。
我也尝试使用过wacky/倒钓钩,挂饵方式类似倒钓钓组的鼻挂法。这种钓法类似于倒钓钓组,只不过把倒钓钓组鱼钩底下子线链接铅坠的这部分给剪掉了,这样也能起到类似TS钓组的效果,但是泳姿呈现效果上还是会有所不同,这种钓法适合在你使用倒钓钓组作钓但因为目标鱼都集中在水面附近所以作钓效果并不理想时用来快速改变作钓水层。
上述的这种钓法和TS钓组最大的区别在于软饵的下沉动作,如果鱼线呈松弛状,使用wacky钩鼻挂法时软饵会下沉的更快。 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能开发出一种专门用在TS钓组的鱼钩,但是由于这种钓法特别小众,目前还没有专门生产这类鱼钩的厂商。 至于软饵,我更喜欢使用小型的T尾饵,但是市面上大多数的T尾软饵都不是为这种钓法设计的。主要的问题是市面上大多的T尾饵都添加了盐使软饵比重更高增加了稳定性。
软饵的稳定性也来自于软饵的截面形状,市面上大多数的软饵都是圆形的。但是与水中摆动的扁平状物体相比,探测到水中摆动的圆形物体更为困难。正因如此,我在设计Finesse T系列软饵时饵体横截面设计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状。软饵横截面呈扁平的菱形形状,当缓慢操作时在水中会呈现出不稳定的姿态。当他下沉时通常会侧向一侧下沉,更接近濒死饵鱼的状态。
此外Finesse T的尾部造型也非常适合TS钓组缓慢的操作方式。精细的尾部零启动效果很好,并且仅靠微风和轻微水流都能使它呈现出一定的动作。
Finesse T系列软饵在水中近似悬浮的特性用于TS钓组也能发挥出惊人的效果。与含盐较多的软饵相比,超缓沉的特性能够使软饵下沉速度更慢且摆动幅度更大。而使用高比重的软饵则没法呈现出TS钓组应有的泳姿,作钓效果差距会很大。 我也尝试使用过虾型饵,模拟夏季水面上的虫类目标。在选择虾型饵时需要挑选有细肢的,这些细肢在水中缓慢回收时会产生细微的摆动。
所有的虾型饵几乎都是为了钓底、钓结构而设计的搭配内德钓组和德州钓组。大部分的虾型饵的“腿”结构在这两种钓组下沉或抽动过程中也会有颤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些“腿”只会向后贴近饵体而不会呈现来回振动或摆动的动作。 因为这个限制,我设计了Power X虾型饵,在饵体侧面设计了及细小的细肢当饵在回收或下沉的过程中会呈现出昆虫肢体划水似的动作。
超缓沉的X-70软饵也是一款完美契合TS钓组的软饵,这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适合TS钓组的虾型软饵。
钓法
在谈适合TS钓组的钓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决抛投的问题。在没有额外配重的情况下抛投这些小型的软饵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对于使用水滴轮的垂钓者来说。在有风的时候对于任何水平的钓友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有经验的垂钓者会借助风来增加抛投距离。
使用非常细的PE线作为主线以及较长的轻型鱼竿来帮中提升抛投距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帮助你将2~4克的TS钓组抛投出二十米以上的距离。
或者你可以在鱼钩下增加一个微型的插铅以此来提高抛投距离,但是这样会大大改变钓组的动作,可能会减少咬口的概率。
以我的经验,TS钓组并不需要用力抛投,因为抛投时发力的大小对于抛投距离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且抛投太用力往往会把软饵从钩子上移位。顺滑的发力以及正确的放线时间是决定抛投距离的关键,同时也能保证软饵在钩上的状态。
操作手法:
1) 缓慢直线搜索——理想情况下软饵的轻微摆动或是饵体旁细肢的抖动都能形成一个很好地水面泳姿。这样的动作是微妙而自然的,不太容易惊吓到高压环境下的目标鱼。
在温暖且水面平静的日子里,目标鱼经常会悬浮在水面附近,这时以下操作就能起到很不错的效果:缓慢的直线搜索外加一些停顿等饵缓慢飘落一点距离,再将饵重新拉出水面并重复这套操作。有时咬口会出现在停顿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目标鱼还是对运动中的饵做出反应。
2)点抽——类似于传统的抽停饵的操作方法,但抽动的幅度要小得多。点抽的目的是要让饵在水面有一个滑行的动作,如果抽的太用力饵可能会跃出水面,惊吓或错过一个潜在咬口。同时也不能抽的幅度过小,抽动幅度太小有可能你只是在那抽虚线而已。
风也会影响点抽运动的强度,所以在抽动时也要尽量根据风向和强度进行一定的调整。 你也可以将点抽和缓慢直线搜索结合使用,使饵呈现出更为随机的动作。
3) 随风而动——这是我最喜欢的操作TS钓组的手法之一,将饵抛出后让其向着风的方向自然飘动。这种动作通常很容易吸引目标鱼的注意,因为这一动作就像饵鱼通常都会向着风吹的方向寻找食物一样。你可以通过调整竿线的角度来影响饵的漂流速度、方向和动作。
对于目标鱼来说,笔直像岸边游去的“饵鱼”不太符合常理,可能对这些“饵鱼”就会有额外的警惕心理。
4) 当任何搜索方式都没有什么效果时,你也可以尝试在标点附近停止操作你的饵,仅凭水流来使你的饵有轻微的移动,并使其像一条濒死的饵鱼一样缓慢下沉至水的中层。
这种作钓方式需要特别油耐心,许多人会难以等待,通常会很快就把饵收回来。
使用这种钓法的关键是要保持线适当的张力,并且控制饵到达一定的深度尽可能保持悬停,而不是任由其沉到水的底部。抛头之后钓组会随着松弛的线下沉,一旦饵到达了理想的深度后你就需要提起竿尖,控制线的张力,这时软饵就会被拉向你的方向。
TS钓组相较于其他多数软饵钓组来说具有更大的浮力,根据使用软饵的不同可以控制钓组悬浮于水中各水层的位置,不过影响悬浮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风的大小、水流大小、钓组重量等。
结论
TS钓组是目前还比较少被大家提及的一种钓法,这种钓法无论是构成还是操作手法都是如此的简单且有着极好的作钓效果,一个经验丰富的路亚玩家不可能不知道这种钓法。
尽管这种钓法看上去很简单,但其实如果你想掌握TS钓组那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且许多垂钓者可能甚至没有一套适合的装备。
我希望钓友们在看了我这篇文章后可以适当的开拓下个人作钓方式的舒适区和自信区,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这样通常可以把枯燥的机械化作钓变成更有成就感的一天。
作者:AgusPo (傅仰鹏, WAKEFRONT) 是一个热爱去各国旅行的垂钓者,同时也是一位渔具设计师。在9个不同的国家钓鱼,10年的时间里捕获了超过120种不同种类的鱼类。海水和淡水垂钓都相当有经验。他是搏鱼者联盟俱乐部的创办者之一,这篇文章是与Evans倪炜(另一位搏鱼者联盟俱乐部的创办者)共同合作完成的。有兴趣想要交流经验的朋友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微信。
搏鱼者联盟是一个垂钓俱乐部,给各地的垂钓者提供一个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以及组织钓友去世界各地垂钓,致力于宣传发展钓鱼这项运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垂钓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