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路亚之家APP!各大市场均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渔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拟完善娱乐性垂钓等相关规定。
从草案内容看,此次修订亮点颇多:明确个人通过娱乐性垂钓零星获得水产品的,不属于捕捞作业,不需要申请捕捞许可证;垂钓活动被纳入监管范围,禁止违规行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被全面强化;对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的扶持更是首次写入法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商业性的捕捞是必须办证的,比如下网打鱼,而休闲垂钓则不需要办理,因此这一规定解决了长期以来休闲垂钓的“灰色身份”问题,回应了公众对合法休闲活动的需求。
然而“放宽标准”不等于“放乱标准”,草案同时授权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明确禁止违规垂钓并设置法律责任,用法治防范资源破坏之忧。这种模式,使垂钓活动得以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的全面强化。从养殖生产到运输销售,草案强调全链条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品安全法规,特别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各类有毒有害投入品。这一“从池塘到餐桌”的监管思路,无疑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起了更坚固的法治屏障。
草案二审稿首次明确写入“做好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创业扶持工作”。长江十年禁渔等重大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使部分渔民面临生计转型的挑战。立法层面强调扶持,是对这一群体现实困境的深切体察与制度保障,体现了发展过程中不忘“人”的温度。
本次修订通过“放开合法、严管违规”的双轨制,既回应了公众对休闲生活的需求,又为生态保护提供法律抓手。
未来钓鱼活动需更注重合规性:避开禁渔区、使用合规工具、杜绝交易行为,方能真正实现“娱乐性”本质。钓鱼爱好者应及时关注地方出台的具体管理目录及区域划定,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针对此次渔业法修订草案,你怎么看? 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欢迎留言!
全国“反电鱼联盟“志愿者项目是由FISH公益中心发起,并由全国数十家NGO组织共同组成的志愿者行动网络。我们倡导公众团结起来一起协助政府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水生动物并发起,全国已有约5万名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站102个,覆盖18省67个城市。主要从事协助政府保护水资源、水生野生动物工作。我们的愿景是搭建民间水生生物防护网。
|